党的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的建设

【喜迎党代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打造铜行业“智”造标杆——弘盛铜业党建引领助力高质量发展工作纪实

时间:2025-01-10
来源:
作者:

近年来,弘盛铜业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有色集团三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带领500多名职工,取得了项目“基建、试车、投产”三大战役的胜利,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工业新增长点,为铜冶炼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探索贡献了“弘盛方案”,交出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圆满答卷。

一块块阳极板由自主研发的阳极智能仓储转运系统的自动转运,整整齐齐地进入电解主厂房;一捆捆阴极铜经世界先进的智能铜库系统的自动称重、打包、配重,被无人车抓取到物流车辆上,运往全国各地……这是弘盛铜业40万吨高纯阴极铜清洁生产项目井然有序的生产一景,也是弘盛铜业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促生产的具体体现。


党员先行联动发力  踏出铜冶炼效益标杆之路

长江之畔,碧水如带,一座世界上单体建设规模最大的铜冶炼厂悄然拔地而起。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黄土荒坡,转眼间,一个又一个建设和生产的奇迹在这里上演。

“弘盛铜业项目建设的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通过高质量建设发展实现做强做优。”早在项目选址设计之初,中国有色集团党委和中色大冶党委就把弘盛铜业作为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压舱石项目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加压,笃定建设起一座绿色、智能、高效益的标杆工厂,这就要求弘盛铜业必须突出技术引领,运用国内外最优技术创新成果;明确效益引领,项目的安全环保、节能减排、成本效益等各项指标必须国内最优。

“把党旗插在工地上,把支部建在项目上!”项目建设初期,正值新冠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这时候项目部全体党员充分发挥敢于攻坚,绝不退缩的精神,带领大家利用线上办公的方式潜心钻研和交流研讨技术方案,积极消化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资料,组织线上专家论证达数十场次,为优化项目工艺路线,为项目复工打好提前仗。项目复工后,班子成员勇带头,项目组人员齐上阵,将办公场所全部搬到施工现场,与施工单位干部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紧盯每个节点,抓进度和质量,确保建设进度如期推进。

2022年10月23日,弘盛铜业迎来了热负荷联动试车。试车期间,弘盛铜业党委坚持将党组织融入治理架构,成立了操作、维保、DCS调控三支党员攻关突击队,对项目试车难题展开攻关,党员骨干日夜奋战,查摆问题千余项,并在一个月内完成了全部问题项目整改,仅用33天就打通全系统工艺流程,创造出同行业试生产打通流程用时最短、产能负荷提升最快、绿色发展成色最足、同比产品质量最优等多个“行业第一”。

经历了“完美”开局,弘盛铜业没有片刻欣喜,而是继续迈着沾满黄土的步子,一步步踏出“标杆”之路。经过短暂磨合和适应,一支又一支党员突击队克服投产初期系统磨合不够、工艺协同不畅、设备操作不熟等困难,2023年3月上旬实施了制酸系统转化一段优化改造,使得火冶和制酸系统按照达产设计产量进行生产组织;4月中旬,电解系统开始32组满负荷生产,净液系统硫酸铜电积工序正常运行;5月份,冶化系统实现全面达产,电解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计划要求,创造了“投产即达产、达产即盈利”的行业最佳。这一支支在党旗下的“突击队”,是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到生产经营一线,在一次次攻坚攻关中绘出了党建引领生产发展的生动画面,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标杆力量。


党委领航科技创新  闯出智能化转型升级新路

在弘盛铜业1000平方米的集控中心,所有生产指令只需在此一键下达通过大屏幕实时显示的安全环保、生产指标、能源消耗等管理数据,即可完成智能调度决策,宛如一个“智慧大脑”,实现大规模集控、无边界协同、大数据决策。

传统印象里,铜矿变成冰铜,需经过一番烟熏火燎的锤炼。而在弘盛铜业的闪速熔炼炉和闪速吹炼炉中,仅需2~3秒,就能让铜精矿摇身一变为冰铜。结合工业仿真技术,还能提供实时智能控制修正和指标参数趋势预测,帮助铜精矿完成华丽蜕变,实现指尖操控,按“秒”炼铜。“新鲜出炉”的阳极板再在自动智能整形系统内完成压平、铣耳等一系列处理后,由RGV智能小车转运到电解系统,经自动排版后由无人行车吊装入电解槽。槽中阴极板历经10日沉淀,剥片机器人将“亲手”进行剥离处理,并送至智能铜库。一捆捆阴极铜经智能铜库自动运输、打捆、打码、入库,被无人车抓取到物流车辆上,运往全国各地,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从项目立项的那一刻起,弘盛铜业就锚定走独立自主的智能化道路,积极吸纳先进技术,支持研发团队积极创新,着力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智能工厂建设初期,弘盛铜业党委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统一指挥调度各项工作,通过顶层设计,以思维导图方式提炼工作重点内容,把握推进方向,实现重要节点及时汇报协调,滞后进度及时汇报提醒,统率全局,不打乱仗。在中国有色集团党委和中色大冶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一支胸怀中国铜工业发展初心,肩负高质量转型发展使命的年轻团队不畏前路困难,敢于走前人未涉足的道路,一路摸着石头过河,构建了多网融合及数据采集系统,完成了私有云、超融合软件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地部署,实施了包括工艺调度优化等16个智能应用系统,研发并应用了包括阳极板智能仓储及转运系统、智能铜库等15套智能装备,其中12套为有色行业首次应用,已基本实现了全流程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闯出了铜冶炼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广阔天地。

闯出智能化转型升级新路只是起点,绝不是终点。弘盛铜业党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出台《2023—2030中长期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弘盛铜业科研奖励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由党委委员亲自挂帅成立技术委员会及五个专业委员会,实现季度推进、月度专题会诊、周度汇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良好环境,同步创新开展生产攻坚型、服务保障型、典型示范型“三型”管理活动,深度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

智能化建设的步伐继续朝前迈进,2023年,弘盛铜业成功入选工信部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揭榜单位名单、在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全国百强”称号;2024年,弘盛铜业智能工厂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中央企业智能工厂优秀案例集》,成功入选“2024年第一批湖北省5G工厂拟认定名单”,完成智能制造成熟度能力3级评估工作,已收到工信部颁发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评估证书,在智能化建设与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未来,弘盛铜业还将向着智能工厂二期工程,全面打造“黑灯工厂”而不懈奋斗,力争在2025年将弘盛铜业打造成“卓越级工厂”和“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


“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   踏上绿色工厂康庄大道

成排的绿树建起了生态防护屏,满眼的绿色阻挡扬尘与噪声,让人心旷神怡;鸟类纷纷在树上筑巢、孵化、成长,与大家相伴共生;20000m2的水上园林景观与背靠的青山相映,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在这里跃然铺开。项目试生产以来,弘盛铜业昂首踏上打造绿色工厂的康庄大道,创造性地将冶炼工业的雄浑与生态园林的雅致相融合,形成“景在厂中  人在景中”的厂区景观格局,与周边自然环境共同守护美丽长江,切实打造出了绿色低碳革命进程中的“央企典范”。

从项目初设到如今投产、生产,弘盛铜业党委始终发挥党建统领聚合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对冶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全方位评估,全面推进节能降碳减排,对标国际先进企业标准,实施各类污染物排放控制,旨在打造绿色工厂。与传统的冶炼烟气处理不同,弘盛铜业熔炼、吹炼过程产生含二氧化硫的高浓度烟气进入烟气制酸系统,经“两转两吸”工艺制得浓度为98%的优等工业硫酸,通过自动罐装发酸系统,配送至千家万厂。环集烟气和制酸尾气经离子液脱硫、湿式电除雾等脱硫新技术、新装备深度处理,颠覆了传统的烟气处理方式,实现超低排放,传递弘盛铜业坚持绿色发展的信心。依托智能装备加持,以数据应用为基础,弘盛铜业通过数据监测、实时预警以及生产系统自动协同调节智慧纠偏,确保未发生超标排放事件,实现各项废水、废气的超低排放,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弘盛铜业还坚持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做到资源“吃干榨尽”。上述的高浓度烟气制酸系统,采用低温余热回收技术,兼顾高转化与低能耗,还可新增年发电量1.4亿度。利用智能管控平台集中控制,根据各工序生产用水对水质要求的不同,合理地运用循环水、回用水系统,将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回用,节约新水用量的同时实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98%,建设“智慧水务”,实现“一水多用”。将一般工业固废铜尾砂作为生产建材原料售予相关资质单位,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协同处置,做到“转废为宝”。2024年,弘盛铜业已相继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和“国家级绿色工厂”。

回首过往,从棋盘洲上的黄土荒坡到中色大冶的希望之炉;从投产初期的攻坚克难到达产达标的行业最佳;从红火紫烟的烟熏火燎到清洁生产的智能制造……一路走来繁花似锦,弘盛铜业党委荣获2020年度、2021年度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黄石市2020年度十佳行动支部,中国有色集团2020—2021年度、2022—202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展望未来山河远阔,中央企业肩负的初心使命不会终止;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智能化建设的探索绝不停歇;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没有尽头……

弘盛铜业党委将坚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践行节支降耗、降本增效为基础,以“黑灯工厂”建设为契机,接续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好绿色之路、智能化之路和效益之路,为中色大冶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1-13 09:01:07